政府和人民,就如同鱼和水,鱼生于水,必然要知水性、感水恩,而基层干部,就是政府知民性、感民恩,与人民联系、沟通、交流的关键角色。身为基层干部的我们,更应该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做好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

沉一线、访民情,做群众的“贴心人”。作为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心里时刻装着人民,充分发挥“最后一公里”优势,放下架子、抹开面子、俯下身子,经常走进寻常百姓家,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坚持带着真感情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用心用情和群众拉家常、宣传党的好政策,走进人民群众的心田,在融入中倾听民意和收集社情,了解和吃透广大群众的关心关切,并把掌握到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逐一逐项解决好、解决到位,切实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让群众受益,既要做得了政府的发言人,又要当得了百姓的传声筒,时刻心系群众,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办实事、解民忧,做群众的“知心人”。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群众的困难就是党员干部的困难,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基层干部更需要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与群众一起想解决办法、找出路对策,为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基层群众找项目、引资金、送技术,真心实意、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衣食住行等实际困难,加大对孤寡老人、重病重残、散养五保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为民解忧,做群众的“知心人”。

谋大局、惠民生、做群众的“暖心人”。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需要用一颗“真心”,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关心群众的衣食住行,解决群众难题,让人民群众感到“暖心”。基层干部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工作推动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是否满意?作为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理应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作为毕生追求。不断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做群众的“暖心人”。

编辑:邱潮

编审:黄琪雅 余涛

终审:邹菲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