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眼里,畜牧兽医工作又脏又累。然而,汉阴县汉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干部陈兴寿从业33年来,钻牛棚、跳猪圈、进羊舍是他的工作常态,他一心扑在畜牧技术推广和防疫一线,甘做畜牧战线的“老黄牛”、养殖户的“贴心人”。此次获评“汉阴铁军标兵”,他只是朴实地挠了挠头笑着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汉阳镇山大人稀,地理位置偏僻,养殖场户文化层次低,近年来传统养殖比较普遍,效益不明显。针对这个问题,他以抓养殖场户技术培训为切入点,对养殖场户进行手把手现场指导,通过近几年不懈努力,累计开展专题培训182场次,培训人数达9820人次,成功指导培育省级示范养殖家庭农场3个,市县级示范养殖家庭农场54个,培育职业农民238人,各个养殖场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养殖产业占农民家庭收入的40%以上。
2018年底,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疫情在国内蔓延,身处战“疫”一线,加之汉阳镇位于4县交界处,陈兴寿紧急动员,设立检查站,他每天驱车几十里,进猪圈、查饲料、测体温、阻断违法运输,督促养猪户搞好消毒,确保安全饲养环境,坚决阻断疫情传播和蔓延,为疫情期间全镇生猪产业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始终坚信“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坚持春秋两季防疫为主,补防为辅,精心组织村级防疫员和养猪大户加大培训力度,带领15名村级防疫员走村入户,做到应防尽防,保证防疫密度达到100%,保证了汉阳镇连续14年无疫情发生。
90年代初,漩涡、汉阳基本上都是以土种猪为主,饲养一年到头也只能长不到300斤,生长的速度很慢,养殖户得不到明显的效益,面临这种局势,在全县范围内,他率先在漩涡建立了生猪人工授精站,在漩涡、汉阳分布了5个人工授精点,引进了杜洛克、大约克种公猪,通过一年多的宣传培训,大多数养殖户都接受了这一项新的技术,从而很快提升汉阳、漩涡养殖户的养殖效益,该做法获得全县推广,2008年他相继对平梁、城关、涧池、蒲溪4个镇的养殖场进行了人工授精技术培训。
陈兴寿,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农技干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全部精力和智慧,用满腔热血和汗水,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情,让党徽在畜牧产业一线闪闪发光。
编辑:李西明
编审:黄琪雅
终审:邹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