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汉阴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能”,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全力服务保障发展大局、不断夯实法治社会根基,积极锻造铁军队伍,在法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奋发有为的姿态为推动汉阴法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司法行政基础提速进位。先后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第二批“节约型机关”、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全县10个司法所全部被命名为“六好司法所”,其中3个司法所被命名为“六好司法所示范单位”。各司法所配齐执法执勤车辆、配齐司法协理员,两项基础保障走在全省前列,2014年4月受到省司法厅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两说一商”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被评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蒲溪司法所被省司法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省委政法委授予“2023年度全省诉源治理改革先进集体”称号,城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省司法厅表彰为全省“枫桥式”人民调解委员会。2023年度县司法局综合目标责任考核为优秀等次,“4321”工作法推广及信息宣传工作被市司法局评为公务员集体及时奖励。

政府依法行政提质增效。统筹推进法治汉阴建设,严格落实书记点评法治工作制度,全面压实工作责任。编印《汉阴县法治建设专题讲座学习资料汇编》,举办2024年度法治建设(溧阳)培训班,组织开展行政机关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积极开展国家级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印发并严格执行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两个”规则,共为规范性文件、招商引资、重大经济项目谈判、合同签订等出具法律审查意见书77份,提出审查建议400余条。成立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加强对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工作的指导、监督,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县级标准化行政复议场所建成投用,行政复议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复议案件数据库全面建立。全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43件,行政复议吸纳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日渐凸显并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推进镇综合执法改革,全县10个镇专职化执法队伍已全部配备到位,5个镇完成执法阵地标准化建设,执法要素得到保障,执法队伍能力得到提升。全年共有27个市、县到汉阴县实地学习观摩。

公共法律服务提优惠民。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镇村调解组织和“321”基层治理的优势,全面推广运用“三力联调”和“无忧调解超市”机制,县、镇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83件。在全省率先成立调解协会,建成3个律师调解室、3个品牌调解室,获得省司法厅和省调解协会肯定。建成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推动全县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组建汉阴县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组织选派19名律师和14名法律工作者联系90家重点企业(项目),护航企业发展。推行公证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全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35件,公证案件276件。

普法依法治理提标扩面。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法律九进”等活动,开展各类法律宣讲300余场次、法治电影巡演52场次、秋季“法律进校园”专题报告会58场次,发放普法宣传品、宣传资料8万余份。推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对遴选出的1745名“法律明白人”进行全部轮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工作,城关镇中坝村等3个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蒲溪镇盘龙村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县蔚然成风。

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提质培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做好人的发动、事的推动、系统联动,凝聚发展合力。推进“青蓝工程”,开展司法行政系统“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形象大提升”活动,加强选、管、育、用并重,着力改善队伍结构,着力锻造“理想信念坚定、勇于责任担当、业务本领过硬、纪律作风优良”的政法铁军。组织信息宣传专题培训、业务知识培训等系列活动,承办安康市第二届律师辩论赛西部赛区初赛,积极参加全县各类文体活动,锻造一支“三能”型(提笔能写、登台能讲、遇事能干)干部队伍,全面营造转作风、树新风、重实干的浓厚氛围。陕西日报、省厅网站、学习强国、群众新闻网等重要主流媒体传播汉阴司法行政好声音,汉阴司法行政的整体影响力明显提升。

编辑:吴九九

编审:黄智发 黄琪雅

终审:钟明明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