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平梁镇山村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派火热的“三秋”大忙景象。

该镇月河川道千亩富硒稻区,田野间金灿灿的稻穗,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当地村民纷纷抓住晴好天气窗口期,对水稻进行收割,伴随着扑面而来的谷香味,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该镇秋收作物农情调度显示,水稻种植总面积有所减少,单亩产值有所提高,总体产量基本能达到上年水平。“战胜持续高温和干旱,这样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相比往年,今年降水量不到两成;为积极有效应对旱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粮食稳产丰收,镇上第一时间启动抗旱保苗应急预案,通过抽水灌溉、引水入田等‘技防+人防’方式为农户开展抗旱保苗农业生产指导,并严格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让农户吃上‘定心丸’。镇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与此同时,该镇南北山区的万余亩玉米陆续成熟,也逐步拉开了收获序幕。“要想颗粒归仓,不仅要收得快,更要丢损少。”高粱铺村支书刘染丁说道。为全力应对防范各类灾害,及时恢复生产,做到防灾减灾、应收尽收、应播尽播,实现粮油面积只增不减、稳中有升。镇上一方面号召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抓实抓细技术指导服务,通过田间普查、抗旱浇水、动员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和协调做好农业保险理赔等举措,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全镇成立抗旱应急工作队21支,日出动劳动力千余人,投入抗旱设备百套,农作物抗旱灌溉面积达0.5万余亩;另一方面迅速开展腾茬补种工作,压茬推进抓秋粮,尽快补齐短板。先后组织调配白菜、萝卜等适播良种3200袋,农药物资35件,保障补种改种扩种面积千亩以上,实施秸秆青储综合利用0.3万余亩。

“虽然今年的秋粮可以称得上丰收,但是对照自己的预期还是差了不少。”二郎村村民程小山告诉笔者。最近迎来了秋雨,目前他家已经有一大半的农田种上了油菜。像他这样的农民,趁着雨后天晴好墒情,抓紧农时,进行农事。照着他们的话儿讲,来个根肥苗壮、苗齐苗匀,明年的收成就从今日开始了。

据了解,该镇按照“扩面、提质、防灾、增效”秋播生产总体思路,通过落实关键技术、抓好指导服务,因地制宜规划秋粮种植布局,做到宜粮则粮、宜油则油、宜菜则菜、应种尽种。截止目前,全镇种植秋粮经济作物0.5万余亩、播种油菜面积2万余亩(其中:中油杂19号“一菜两用”面积0.5万亩)。待到来年花开时,又是“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

编辑:倪健

编审:余涛 黄智发

终审:方亮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