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阴县南部山区,提起现代畜牧业,大家就会想到汉阳镇双坪村双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创办人向双华是一名返乡创业人才。

向双华今年46岁,地地道道的汉阴人,早年带着妻子一起南下广东打工,在一家外资企业从一名一线操作工干起,经过12年的艰苦奋斗,从一线操作工干到了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但是不安于现状的他,决定回到家乡在农业养殖方面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汉阳镇双坪村 向双华:我打工打了10多年,家里有4个老人和两个小孩没人照顾。中途我通过多次回乡考察,发现养殖这一块在我们家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就回来打算在养殖这一块试一试。

回乡后由于没有经验,他只能先从自己空闲的房屋里办起了200平方米的养猪场。最初的养殖场只有20多头繁殖母猪,因为有以前搞养殖失败的教训,他多方请教,聘请了镇畜牧站干部为养殖顾问,摸索着开展生猪养殖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科学管理和灵活经营,他终于取得了可喜的回报。2013年他成立了南部山区首家综合性养殖专业合作社—汉阴县双坪双兴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在合作社已成为汉阴南部山区首批名符其实的千头规模养殖场,连续几年实现养殖纯收入30万元以上,而他也考取了高级职业农民资格。

汉阳镇双坪村村民 向双华:在养殖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多次推荐我外出学习养殖技术,邀请专家上门提供技术指导。

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吸纳汉阳镇及相邻镇57户养殖业主踊跃加入。合作社围绕猪、牛、羊、禽养殖良种引进及种苗供应、饲料兽药产品供应、养殖技术指导、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入社社员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汉阳镇双坪村村民 江本涛:在我发展养殖过程中,向双华给我提供了饲料的配比还有场内卫生消毒等养殖专业技术。

合作社的成立,不仅为社员提供了技术服务,也为群众带来了就业机会。今年66岁的汤仁兵已经在合作社工作四个年头了,让他在照顾家里的同时,又增加了收入。

汉阳镇双坪村村民 汤仁兵:我在这合作社已经4年多了,活儿轻松,打扫卫生、喂下猪,一个月有3000来块钱。

向双华的成功给周边群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村党支部多次组织有养殖意愿的人到他这里参观学习。通过他的带动示范,双坪村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从事养殖业的家庭农场已达10余家,生猪年出栏总量达千余头,总收入逾千万元,实现了产业增收致富的目标。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