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不断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创新电子商务发展方式,电商势头发展强劲,逐步成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汉阳镇双坪村的尤昌艳制作腊肉已有10多年了,刚开始是通过口口相传或者“回头客”购买的方式销售。2019年,她和丈夫发现有人借助短视频和网络直播销售腊肉,于是她和丈夫也尝试了一下,由于她制作的腊肉在传统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别人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腊味浓香,大受网友喜欢,一段时间后,粉丝量达到了8w+,单次直播收入最高能达到3至4千元。

  汉阳镇双坪村民 尤昌艳:
  我们每年卖腊肉收入有5万块钱左右,还是挺好的,回头客评价也很好,反正总的来算还是卖的挺好的。

  为了进一步培育和壮大电子商务人才,汉阴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更是送培训上门。在漩涡镇梓中村康海霞的家里,工作人员正在就视频拍摄技巧、视频文案写作等内容同康海霞进行交流讲解。康海霞是地地道道的汉阴人,早年和丈夫在异乡打拼,过着背井离乡、思念亲人的日子,团聚时外婆做的饭菜是她抹不去的记忆,随着外婆和孩子年龄增加,她再也按捺不住心中那份思念,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陪伴家人的同时做起了美食短视频和直播。视频中她所做的农家美食受到格外追捧,勾起了一大批网友的乡愁,纷纷留言求购。

  漩涡镇梓中村村民 康海霞:
  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平台已经搭建好了,就是缺少了我们本土的这个产品的供应链。

  为此,汉阴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立了网货供应中心,确定了26款网货产品,11家网货供应企业,整合电子商务产业链服务资源,为全县电商行业提供集约化一站式、全流程的公共基础服务。

  汉阴县电商办副主任 张春:
  我们培育了“人文汉阴”区域公共品牌,抢抓电商行业风口,成立汉阴县电商直播产业联盟,通过搭建电商人才梯队,育强电商主体、健全物流站点、强化平台推介等手段让全县10个镇的200多种农特产品借网出村,宜农助农成效显著。

编辑:曾萌萌

编审:余涛 黄智发

终审:邹菲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