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我主动申请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接续奋斗在乡村振兴新战场。从基础较好、人口较少的磨坝村到基础薄弱、人口较多的长红村,从驻村工作队员到第一书记,虽有两年多的驻村工作经验,但面对不同的村情、不同的职责,一开始我感觉压力很大、迷茫踌躇,不知如何快速转变工作角色、理清工作思路、打开工作局面。我县创新推行的“师傅帮带”机制恰逢其时,如雪中送炭。
我很幸运地拜了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喻祥为师傅。他曾在脱贫攻坚期间连续四年担任观音河镇水田村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多次获得市县表彰,因工作出色被提拔为县社情民意诉求中心主任,现分管乡村振兴工作。
建立师徒结对关系后,师傅立即为我传经送宝,告诉我干好驻村帮扶工作、当好“第一书记”要做到“五要”。
一要先当“小学生”。在实践中多向县镇领导、村组干部、老党员、能人前辈请教,也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同时也要多学理论政策、大政方针、“三农”文件等,不断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提升本领抓落实。
二要常敲“百姓门”。要多入户走访少坐办公室,做到手勤、嘴勤、腿勤,与群众话家常,询问最近收入、核查“两不愁三保障”、用水、用电情况,查看居住环境,记录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全面掌握村情民意。
三要甘为“孺子牛”。要不怕吃苦,扑下身、沉下心、扎下根、一心一意“搞事业”;也要不怕吃亏,四支队伍人员岗位职责不同、工作标准也会有不同,不要有不平衡心理或牢骚怨言。作为第一书记要身先士卒带头干,带领群众一起干,坚持不懈付出,总会带动影响其他人。
四要多点“人情味”。首先是要有为民情怀,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时刻把自己看成群众中的一员,发自内心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实实在在为他们办一些急难愁盼的事情,就一定能赢得群众认可和满意。
五要勤作“汇报人”。要多汇报少蛮干,适时、经常向派驻单位和镇上汇报,获得多方支持和帮助;要多沟通少埋怨,善于团结依靠村干部、驻村干部,加强相互沟通交流、坦诚相待、密切协作。
师傅喻祥一边带着我干,一边传授我经验:干工作既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也要灵活巧干、用心干事、用脑干事、边干边总结,才能事半功倍。
经过近5个月的师傅帮带,帮助我走上成长的快车道,我逐渐融入到长红村这个大家庭,内心越来越觉得充实有力量、从容有底气,越来越多的村民认识了我,愿意同我交流、找我办事,我处理问题越来越得心应手、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明朗。
师徒结对传帮带,薪火相传促振兴。我将继续扬帆逐梦、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为长红村乡村振兴贡献应有的积极的力量。
编辑:倪健
编审:余涛 黄智发
终审:钟明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