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扬正气,廉韵沁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开展有针对性的党性教育、警示教育,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中华传统“廉”文化历经数千年,赓续传承至今,不仅形成了尚俭戒奢、勤政务实、甘于奉献等精神品格,还涵养了政治文明的理念和为人处世原则。

何为廉洁?不贪财货,立身清白是廉洁;不逾底线,两袖清风亦是廉洁。古往今来,有不少杰出人士把“廉洁”二字看得如同生命一般重要,春秋时期司城子罕以“不贪”为宝拒收美玉,东汉杨震以“四知”拒收黄金,明朝贤臣杨继宗严以律己不私一钱。不少文人墨客也留下“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千古名句表达为官者的风骨与气节。新时代的“廉”文化建设,要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和智慧,从灵魂深处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修身,立稳从警清廉的人生支柱。从廉政修养“识时务清廉政,通人情不徇私情”,到家风建设“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从防范小事小节的“慎初、慎微、慎独”,到崇廉尚洁的“不贪曰廉,不污曰洁”……这些都提示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牢牢守住公正执法的“前门”,管住个人家庭的“家门”,堵住私人感情的“后门”,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做到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廉洁从警的政治本色。

用优秀传统文化润心铸魂,滋养干净担当的为民初心。焦裕禄以“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崇高威望;廖俊波以“为官一任就得造福一方”的公仆情怀,将群众路线根植于思想、落实于行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警清廉才能取信于民,我们要以模范人物为标杆,将清廉自守作为人生信条,将手中紧握的权力实实在在地用在为民服务上,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从警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自觉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守住自己的从警为民初心。

用优秀传统文化立心守志,点亮秉公用权的行动灯塔。“公生明,廉生威”,是明清官吏引以为戒的座右铭,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我们要以“公生明,廉生威”为明镜,正衣冠、端品行、知清廉,做到自省、自警、自律、自励,时刻加强党性修养,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真正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净化警营生态,走稳走好从警生涯的每一步。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我们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不断夯实廉洁从警的思想根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编辑:倪健

编审:黄琪雅 余涛

终审:钟明明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