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基层时,面对千头万绪的群众工作和复杂的政策条文,常常感到本领恐慌,是导师手把手地教方法、传经验,让我很快找到了方向、沉下了身子。”今年7月刚入职的年轻干部刘长鹏感慨道。
基层工作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干部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面对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优化、经验传承出现断层、年轻干部实践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汉阴县城关镇党委经过深入调研,推出“青蓝相继·师徒帮带”培养计划,助力年轻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
该镇的“青蓝相继·师徒帮带”计划绝非简单的“一帮一”,而是综合考虑各站(所)职能、岗位特点、个人特质与发展潜力,按照“业务对口、优势互补、双向自愿”的原则,精心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的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担任“导师”,与近年来新招录的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社区年轻干部等“学徒”结成对子。通过“传帮带”机制,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锤炼年轻干部“知行合一”硬本领。
“师徒帮带”,关键在“带”,核心在“实”。该镇摒弃形式主义,聚焦实践赋能。在“理论+政策”传导上,导师们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应急处理、信访维稳、公文写作等核心业务,为徒弟开“小灶”、划重点,深入解读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快速构建知识体系,成为本职工作的“政策通”;在“实践+现场”教学上,导师们将课堂设在田间地头、项目一线、群众家中。带着徒弟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解、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组织实施民生项目,在实战中传授“如何与群众打交道”“如何高效落实任务”“如何破解复杂难题”,让年轻干部在“摸爬滚打”中练就真功夫;在“作风+情怀”熏陶上,导师们以身作则,用自身恪尽职守、担当奉献、清正廉洁的实际行动,为年轻干部树立标杆,潜移默化地传递基层干部的初心使命和为民情怀,系好他们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在帮带行动中,该镇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不会什么帮带什么”的原则,精心安排“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师徒结对方式,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业务骨干担任帮带导师,与年轻干部和村级后备力量结成了紧密的师徒对子。通过“定岗锻炼”“轮岗实践”,以“面对面带、手把手教”的方式,引导后备力量加强理论学习,切实为群众服务。同时,该镇为每位年轻干部建立“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习内容、实践表现和成长变化,每月定期与徒弟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廓清思想上的迷雾。
据了解,“青蓝相继·师徒帮带”行动以来,该镇老同志的宝贵经验和务实作风得以系统性地传承,避免了“人走技失”,形成了可持续的人才培养和知识管理闭环。而年轻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在项目推进、产业发展、防汛防滑、平安建设等重点任务中勇挑重担,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全镇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编辑:邱潮
编审:黄智发 黄琪雅
终审:邹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