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阴县双河口镇镇村干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精准服务与制度保障书写“民生账本”,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干部下沉,民情上浮

石家沟村干部们走进农家小院,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

“我建议政府能不能用集体分红资金,帮一些缴不起医保的村民垫付一下费用?”村民龚卫保这一提议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关于医疗、道路、饮用水安全等13条建议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当场给予答复,不能解决的,认真记录并带回研究。”石家沟村联村负责人邹国霞说道。

双河口镇创新推行“一人责十联户”工作法,70余名镇干部下沉到组,实行一对一、点对点包联,每位干部至少包联10户,每周至少走访5户,履行包政策宣传、包矛盾排查、包环境卫生、包居民满意的“四包”责任,建立包联工作任务清单,确保民情及时掌握。


网格织密,问题速解

连日阴雨,让斑竹园村的山路变得湿滑,兼职网格员朱家亮巡查时发现一处小型滑坡,他立即拍照上传至工作群并迅速清理,从发现隐患到初步处置,仅用半小时。

斑竹园村每位网格员联络20户家庭,通过走家串户拉家常的方式了解村民需求。发现问题后,立即启动闭环流程,让问题高效解决。

这些微末处的高效响应,得益于双河口镇构建的“镇—村—党员—网格员”四级治理网格,将党建、政法、综治、民政、应急等工作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形成资源共享、信息共联、要事共商、部门共治的治理格局。建立“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结果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确保民情在网格掌握、问题在网格解决。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07件,其中96.5%在村级层面得到有效化解。


实事办实,服务暖心

“桥修好了,我们出行就安全多了!”黄土岗村2组村民王克喜看着正在维修的漫水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座漫水桥因桥面低,每逢暴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接到群众反馈后,镇政府立即启动改造工程,并加强了安全管控。

这只是双河口镇“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该镇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网格代办、上门代购等服务,推动便民服务由“一站式”向“上门式”转变,探索“网上申报、受理、办理”服务体系,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切实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如今,干部笔记本里的民情记录、手机中的“亲情号”、晒得黝黑的脸庞,已成为双河口镇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这些细节,让民生温度在田间院落持续升腾。 

编辑:沈杰

编审:黄琪雅 黄智发

终审:钟明明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