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阴县人民检察院以实际行动践行包联责任,从生活关怀到发展助力,再到教育扶持,全方位为帮扶村办实事、解难题,与村干部、驻村队员和村民们同心同频,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夏日“及时雨” 清凉礼包暖透一线心

盛夏的乡村,烈日灼灼。汉阴县人民检察院工会的同志们带着满满一车“心意”来到村委会,后备箱里,西瓜、矿泉水、方便面码放整齐,花露水、风油精等防暑防蚊用品更是盛夏坚守的“刚需”。“这些东西来得太及时了!”长新村驻村队员小王擦着汗接过礼包,笑着感慨,“入户走访时蚊子叮得人坐不住,这花露水可算解了燃眉之急。”鲤鱼村的驻村队员们搬着物资,脸上的笑容格外真切:“大热天里跑村入户,检察院惦记着我们,心里比吃了西瓜还甜!”

一句句朴实的感谢,道尽了一线工作者的心声。这份“清凉”不仅驱散了暑气,更让村干部和驻村队员们感受到了来自包联单位的温暖,为他们扎根乡村、服务群众注入了满满动力。


共商“发展计” 座谈聚力破解振兴题

“今年我们用‘支部+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模式种烤烟,羊肚菌也丰收了村民收入能再提一截!”长新村驻村第一书记在座谈会上打开了话匣子,细数村里的新变化。会议室里,检察院同志与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围坐一圈,从田垄间的收成聊到村民的“急难愁盼”,从党员队伍建设谈到特色产业发展,从人居环境整治议到基础设施完善,话题越聊越热,思路越理越清。

“作为帮扶单位,我们将与村两委协同发力。”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娟的话掷地有声,“让产业发展带动稳岗就业,让基础设施跟上群众需求,更要守牢风险底线,让乡村环境既和谐又有序。”一场座谈会,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更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协同发力中愈发清晰。

金秋“助学情” 爱心点亮学子求学路

八月的乡村,空气中已透着开学的期盼,不少家庭正为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孩子筹措学费。汉阴县人民检察院的助学行动适时而至,为长新村、鲤鱼村的11名本科准大学生每人送上一份助学金。接过助学金的学子们难掩激动,“谢谢检察院的帮助,我们到了大学一定好好读书,将来回报家乡!”家长们也连连致谢,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孩子们考上大学不容易,这笔钱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这份助学情不仅为困难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更让这些即将开启大学生涯的年轻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与期待。汉阴检察用爱心为乡村学子的梦想插上翅膀,助力他们在求学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力量。

从烈日下的清凉关怀,到会议室里的发展共谋,再到初秋时的助学暖心,汉阴县人民检察院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阳光下,红色检徽与村民们的笑脸相映,正勾勒出一幅党群同心、共促振兴的动人画卷。


编辑:倪健

点赞(0)